HR,你幸福吗?——变革中应具备的管理思维
今天下午和某金融机构的HR沟通,关键议题谈完之后,他一脸无奈的说:我越提高,却越痛苦。这位HR负责人和我多年交情,情商很高,学习意识强,管理思路清晰敏捷,做事周全果断,我认为他已经超过了不少同行了。他的话值得反思,越专业,格局越大,越不安于现状。
这里面有两个重要基础:
首先是管理环境。看过一些企业,发现问题不是HR专业或第三方顾问可以去主动解决的,企业价值观与管理文化是土壤,播下我们的管理思路和举措,HR被动和主动的适应和改变。这时候HR应该升华自己的管理思想。再就是人才结构。员工的结构和素质是一个重要分析要素,经营者、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分别怎么看我们的口径和交付品,理不理解?接不接收?能不能执行?这都是需要从实际结果的角度去思考的。考虑了这两方面,在经过分析之后你会发现不是我想做什么,而是我能做什么,怎么样才能一步步改善。
所以,在企业里混混或是做一些微调比较容易,但做点有效的变革,困难且痛苦。智慧的变革既要达成目标,又要让自己和HR管理团队快乐的工作。
如果要达到这样的目标,我认为关键解决之道是优化我们的管理思维。从“科学管理”和“管理思考”的角度,提升到改善管理思维和管理“价值观”的角度。这里面重要的管理思维包括:
1、“工程师”的思维。
这个背后是问题导向的思维,基于系统而完善专业知识,加上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(很多人都只是具备了前者),结构化的开展专项工作或议题。我认为这是成功的基础,也是关键。老一辈用一套管理哲学和管理艺术来管理组织的时代将彻底结束,真正的管理不能仅仰仗企业文化或口号。讲这句话我要做一个注解:管理终究是一门艺术,但无科学,不管理。
2、“会计师”的思维
不以数据或客观分析为依据的管理将视为“拍脑袋”。HR应该有会计师的头脑和思维,会计师有两个特征:一是用量化的数据来进行归纳或预测;二是思考结构严谨。HR要像会计师建立“财报”一样建立“人才报表”,只有量化了HR价值,建立了标准,才能体现HR价值。
3、“管理大师”的思维
我只是普通员工,离“大师“还远着呢,我想说,聪明的你请不要这么认为,管理大师的思维是教我们要智慧的做人和处世,比如周全的推演、换位思考、外圆内方的人格、正能量…不断提醒自己要去做一个智慧的方案,关注到决策者、直线部门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的心理变化。
同时,需要补充的是,在以上三种思维的基础上,需要强化自身的管理风格和思考方式,特别注意:(1)抓主要矛盾:不强调100%精确,不要求方法唯一;(2)看问题规律:允许存在变化(变异)、动态看问题(不被一时一事所误导)。我们不能过度聚焦单点问题,虽然我一直强调差异化和人才细分,但那仍基于系统思考,因为不然,我们将丢掉了主要矛盾和真正的价值。
本文版权为作者所有,如需转载请留言,并注明出处。
Comments are currently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