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参加些会议,多做些研究
虽然本人也经常出席各种论坛和研讨会,每次讲半小时到一小时,但为了让赶来的伙伴不白跑一趟,所以在讲之前都会有一些原则性的思考:
1、少打点广告,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。因为这不是客户导向,一共45分钟,自我介绍可以设计的,没几把刷子站不到这个台上,可以讲的很精彩啊,很有趣,也很幽默,结果占了一半的发言时间,这对于带着问题或希望来听内容的hr伙伴来讲没有任何意义。你是谁和代表谁,看一眼就知道,几句话就可以讲完。
2、通俗和实际一些,不追求高大上的模型,不构建过多的新名词与新概念。虽然作为顾问出身的我很擅长构建模型,或者说很擅长引用经典理论。把一些简单内容讲复杂,讲高大上,但hr其实最不缺的就是这些,回去之后讲给老板听,一种老板最讨厌这些,一种很喜欢,然后说:好,你去落地吧。
3、 框架性干货,但不能太细也不能太干。为什么,时间有限,且对象各有不同。有人说讲一个点讲透,想讲透,45分钟肯定也是不够的,只讲一个点,受众会变小很多,一小部分人对话题很感兴趣,其他人没兴趣,这不是对公众演讲的策略,而是企业内部培训的策略。
4、注意听众的多样性。今天是来自不同发展阶段、不同企业性质、不同行业的hr伙伴坐到了一起,方法论和多样的案例作证会使人产生共鸣,而不是说今天讲的内容只针对民企制造业。
5、 引发思考和反思。从灌输知识角度,45分钟时间讲不了什么,但引发思考带来的效应就会很强。教育不是灌输,而是点燃火焰,所以启发性的内容更让人受益。
以上是每次发言前的一些感悟,你看到之后可能会说,老师你说的挺对的。但是我要讲的是,遵循以上原则来设计发言内容,难度是很大的。最近罗永浩退出得到app的分享,原因就是他无法说服自己凑合,但不能承担要花大量精力去准备所消耗的时间。
所以结论是什么呢?大部分人很难达到以上原则,或者是为了以上原则去兼顾到整体后,势必就会忽略个体。进一步的结论就是,大会上,不要奢望有很多实际的收获,出来透透气,认识一些人,关注一些理念,听一两个段子,就是这样。再进一步的结论就是:少参加些会议,多做些研究。
做什么研究呢?
首先是聚焦方法论和关键技能的书籍,偶尔回归一下理论或经典管理大师的论著,直接在至高点学习,不要去关注那些野路子的人或内容。
其次是2-3天的专题性质的、有深度内容的公开课程,或企业内部定制版的专题课程;
接下来就是自己多做读书笔记,升华自己的理解和感悟,构建自己的方法论体系。
珍惜设计、搭建管理体系或公司内部专题项目的参与机会;
可以关注和参加一些跟公司业务有关的行业发展论坛、行业协会活动或展会。
关注有研究性质的hr管理媒体或杂志,但实际上这类媒体或杂志很少,中国基本绝迹,你会看到基本都在卖课程,用流量变现。可以关注的是类似SHRM(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)、CIPD(英国特许人事与发展协会)等国外hr研究与认证机构。
参与行业或竞争对手公司hr组成的小圈子,促进有价值的现场交流。
关注和积累内外部数据,用数据说话,发现常人不能发现的问题。
写一些文章,不一定给别人看,写下来,才会产生更有深度的认知。
文章为科石咨询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,如需转载请联系:hr@keystonec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