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石观点

选择比努力更重要:选好企业人力资本分析的目标和维度

当前企业人力资本分析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建立仪表盘和分析人效。首先这是不错的目标。指标、指标集合、集成的可视化,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展示效率状态,也相对比较容易上手。
 
但是实际上仪表盘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或者挑战。
 
一个就是不够聚焦,指标多而不精。展示够了,问题或者说要表达的重点不够突出。
二是仪表盘的分析,可视化够了,洞察不够。比如是不是根据使用对象展开差异化设计,比如数据颗粒度是否做到了岗位与人才的细分?比如是不是可以分析要因和关键驱动要素?再比如是不是实现了指标好坏的判断标准是什么?还有就是,如何实现数据之间关联分析?
 
当然,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刚才提到的问题。但是如果实现,那么它就不是仪表盘,已经突破仪表盘的功能了。换句话说,核心不是仪表盘。
 
我们不能做一个中看不中用的东西。
 
我去一家集团性的公司,民企,重视人力资源管理。三支柱完善,投入很大精力构建SSC。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人给我看信息化平台中的数据分析模块,结构化很强,可视化也漂亮,动图,看上去一切都很完美,没啥毛病。我问了一个问题,这些分析和图表,平时谁在看,这位负责人告诉我,说杨老师,好问题,我们刚做出来的时候,大家都会看一看,后来,也就是现在,基本上都不看了,只有我们自己在看,确切点讲就是只有我在看。
 
所以仪表盘不是最核心的,核心的是业务属性强不强,也就是说是不是业务部门关心的。分析是不是体现了业务视角,而不是hr专业视角。你的指标如果全是HR工作指标,当然就不够合理。如果是业务部门关心的关键问题,甚至根据业务需求,差异化的定制你的报告和分析,我相信业务部门管理层的人会看的。
 
所以,我们认为要突破仪表盘的局限。
 
所以,来从未来视角看,半数以上的企业选择了人效、人力配置规划和组织效能分析。这是一个不错的分析视角。至少首先跳脱了人力资源的专业范畴。关心点一是外部,也就是业务;二是组织,而不完全是个体;三是人才当量和人效产出,体现团队战斗力。这些内容都和业务管理部门自身的组织建设有关系。
 
并且这些内容相对体现了老板关心的内容,也就是我站在人力配置和人工成本的角度,我的投资回报如何,组织目前的健康程度如何,老板不但关注多打粮食,也关注增强土地肥力,也就是组织、人才和文化建设。我们HR要做的就是协同业务部门把这些方面的内容衡量和管理起来。

然后我们接着来看下一组数据,关于人力资本分析职能的价值定位问题,延续上一页讲的内容,分析组织与人才的效能,驱动决策成为进阶的重点。
人力资源数据分析要发现和解决问题,要有功利心,所以分析和呈现效能,发现一些打动人的内容,就很重要。
 
举个例子,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分析人才流动,离职率、离职原因、离职影响以及离职预测,一整套完成了,但是从老板角度,因为公司的品牌包括雇主品牌还不错,至少在当地,人才都是挤破头想进来。所以从这个角度讲,老板不怕人走,同时,这几年一直在关注的不是外部流动,而是内部流动或者是人才的利用率。所以从这个角度,我们调整了方向,重点分析人才内部流动,以及流动的成效分析。比如,哪些部门晋升率高,哪些部门晋升率低?跟部门绩效是不是有关联?哪些特征的人才更容易获得晋升?哪些特征的人才晋升速度快?哪些慢?这些都是属于纵向流动,然后是横向流动:哪些部门间的流动率高,哪些岗位间的转换率高,然后接下来是,哪些部门间或岗位间的流动更容易获得成功?哪些容易失败或者是有风险?
 
好,分析完之后,然后是洞察和结论,作出人才发展趋势地图,以及人才转换风险矩阵,红黄绿灯来体现横向转换的优势和风险。然后是驱动决策,公司于是开始开展“活水计划”,促进部分部门和岗位间的人才流动,以及让优秀的人才去做更有挑战的工作,避免在成熟业务上躺赢,人才利用率不高。
 
之前的研究和数据可以让我们把人才转换的风险降低最低,提高转换的成功率。如果不做这些前置分析,直接推动人才流动,往往会有很多问题。以上就是一个从分析专题的效能到驱动决策的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