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石观点

从《金刚川》看文化力与组织能力的崛起

如果你真正体会过商业社会的残酷,业务竞争的惨烈,组织成长的痛苦,就会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企业家善用战争来做比喻,用军事用语来替代管理用语。
 
《金刚川》讲述的虽只是战争年代不为人知的小段落、小事件和小人物,但正是这些“小”,体现了人性意志的光辉与伟大。
 
从管理的视角,所有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的背后,都是一个个鲜活而风格迥异的团队和个人。
考验组织战斗力的,不是资源和业务壁垒,也不是短期盈利,不是这些容易复制的种种,而是文化和组织能力。
 
从长期主义的角度,企业文化优势大于一切战略优势,企业的崛起依赖的是主导专业竞争和人才竞争的组织能力崛起。
 
因此,文化与组织能力形成企业至高无上、独一无二的竞争力,支撑赢下去的野心与行动。
 
“金刚川”是意志力的胜利。
 
面对风云变幻,扑朔迷离的战场局势,面对强大的不确定和极端干扰,如何才能做到不畏险阻,百折不挠,直至胜利?
 
温室里的花朵,没有接受过复杂环境下的极端挑战,不会真正成熟起来。管理者容易把自己的经历当作标杆,活在历史与惯性思维中,无法感知当下的危机与未来的挑战,以至于过于乐观的预估形势,而当遭遇挫败,又易怨天尤人,一蹶不振。
 
意志力是潜力的一个重要维度,可以将其理解为“多样化的经历与艰难困苦”,体现在逆境反弹的能力,平和看待变化的心态,时刻反思自我和对潜在危机的敏锐警觉。
 
“金刚川”是执行力的胜利。
 
真正的执行力不是听话照做,不是多快好省,而是排除万难,解决问题,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。
 
管理实践和理论模型最大的区别是在于对假设条件的理解,真实的战场,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面对的是有限资源,条件和环境的不确定。组织的短板无处不在,有指责抱怨的,有自怨自哀的,有漠然观望的。
 
真正的执行力,体现在正视组织短板,拥抱不确定,与问题并存,并有所作为。
 
想,都是问题,做,才是答案。
 
“金刚川”是协同力的胜利。
 
个体向组织妥协,身在局部,心在整体。做强做大自身是人性的本能驱使,认知到我是平台、流程或团队中的一份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需要强大的同理心、全局观和使命感。
 
团队目标影响和决定个人目标,但很多时候,个人目标是一个独特的存在,与团队目标相交但不重合。当组织愿景和个人愿景,组织指令和个人职责,组织方向和个人方向出现矛盾,个人需要为团队做出牺牲,而团队管理者也要明白和正视这种牺牲并不是那么的理所应当,从长线角度,去关注和保障个人赛道与组织赛道的一致性。
 
电影的英文名叫“牺牲”,每一个牺牲,都应该被记住,敬每个保家卫国的战士!谢谢你们的生死坚守,换来如今的山河无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