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石观点

杨冰:组织力,是企业战略配称系统的中枢,是企业最终的竞争力

几乎没有企业能一直凭借运营效益方面的优势立于不败之地。运营效益代替战略的最终结果必然是零和竞争、价格战,以及不断上升的成本压力。战略定位,就是要做到差异化。它意味着企业要深思熟虑地选择一套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做法,创造独特的价值组合。
 
战略定位基于三大核心准则:
 
1.通过一系列不同的运营活动,创造出独特且极具价值的定位。战略定位有三个独特来源(基于品类的定位、基于需求的定位、基于接触途径的定位),它们之间并非彼此排斥,而是经常存在交集。
 
2.战略需要在竞争时做出取舍——选择不做哪些事。
 
3.战略意味着要在所有运营活动之间创造一种“配称”。 配称让企业所有活动彼此互动并互相加强。配称会同时带来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:由于企业的运营活动之间彼此强化,竞争对手就很难模仿。
 
以上内容,是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·波特的战略定位三大核心准则。
 
企业所有活动之间的战略配称是获得竞争优势,以及让竞争优势得以持续的基础。对竞争对手而言,模仿一套具体的销售流程、一套技术、或者产品特性也许比较容易,但模仿一组环环相扣的活动则要困难得多。这可以用一道简单的算式来解释。由于你的任何一项运营活动被对手成功模仿的概率都小于1,那么整个运营系统被模仿的概率必然会小得多,即0.9x0.9=0.81;0.9x0.9x0.9x0.9=0.66……以此类推。因此,建立在一套运营活动系统之上的定位,远比建立在单个活动上的定位更可持续。
 
可持续,就是最大的竞争力。
 
波特强调:所谓战略,就是在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之间建立一种配称。战略的成功,依靠的不是仅仅完成几件事情,而是要完成许多事情,并对各项运营活动进行统筹兼顾。如果这些活动之间缺乏配称,那么战略也将失去独特性和可持续性。
 
 
这里的战略配称,体现为价值链上的独特优势,其本质,是创造这种优势的组织力。
 
组织力,是企业战略配称系统的中枢,是企业最终的竞争力,是制造差异化、制造能力的能力,体现为组织旺盛的生命力,免疫力、复原力。
 
组织力建设关注组织、机制、人才、文化的系统建设,体现为组织创新力,机制驱动力、人才胜任力和文化影响力。
 
基于战略定位的澄清,组织力建设需要重点要回答以下关键问题:
 
1.基于战略规划,是否有效、充分、完整的开展战略解码?是否达成共识?是否实现上下同欲?
2.组织能力、组织设计、组织运行、岗位设置是否能够匹配新的战略目标?组织和岗位管理是否体现了集约、敏捷和柔性?
3.公司的驱动机制,特别是绩效管理和薪酬激励,是否有效承接组织绩效目标,实现高度的一致性?激励机制是否能够支持和驱动目标实现?
4.从未来看现在,人才的数量、结构、质量、密度存在着哪些差距?如何通过强有力的人才供应链建设来补差?
5.公司的文化是否能够指导和约束员工行为?文化建设是否对业务和管理带来正向影响?文化建设是否形成了具像化的生产力?
6.当以上战略解码、组织、机制、人才、文化等维度内容思考完毕后,如何评估组织与人才效能,如何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组织与人才效能评价体系,实现过程中的纠错或改善?
 
企业全面提升“组织力”的关键策略
系统思考,点状出击,配称战略,激发活力
 
 
组织力的提升,就是这样一个系统工程。
 
对于以上6个问题,我们不追求面面俱到,全部做到完美,不同的企业,发力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。
 
但对于成功企业而言,有一点是一致的,就是通过以上若干重要改善点的组合,形成了公司特有的组织管理优势,实现了对战略的支撑。